redjpg.jpg

雲門要到中南部巡演紅樓夢囉!想當年我第一次看到紅樓夢已經是1997年的事,又過了8年要做封箱演出,已經有同學招兵買馬捧場,我沒買票,倒是回想起第一次看雲門舞集的感覺,很有力量但不懂,之後在大開工作遇到俊宏老師(曾是雲門的首席男舞者)敎舞,我更感嘆雲門舞者功力匪淺,真的是什麼都會跳,而且超棒,人又nice長的帥(我好像偏離主題了@@)。上禮拜五表演藝術導論竟然請到雲門的行政人員來上課,受益匪淺,覺得可以好好分享ㄧ下。
[高雄演出場次]
高雄 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
2005年 4月 15~16 日 19:30
4月 16 日 14:30
票價:300 500 800 1000 1200 1500
購票請洽 
兩廳院售票網 07-2265998
雲門舞集 02-27122102

這次上課的老師(叫老師又很奇怪,感覺很年輕),是北藝大舞蹈科班出身,在雲門當行政已經有4年的時間,還真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型男,(我開始懷疑北藝大的男生都長的差不多嗎?因為他超像小白)透露了許多雲門秘辛還有行政人員不為人知的辛苦,很有趣,我到那天才知道原來流浪者之歌的米是經過處理,反覆的洗刷掉稻殼上的毛晒乾染色才能在舞台上呈現金黃的色澤,讓舞者在上面跳舞不會癢。不然我之前超驚嘆那些舞者怎麼可能在稻榖上跳舞,ㄧ定會癢的不得了!原來都已經經過技術人員辛苦的處理了(又一幕後人員心酸血淚史);而另ㄧ樁水月的水竟然是"溫的",因為怕舞者感冒所以不能用冷水,這就讓我更驚嘆了,要用鍋爐燒3噸的水可是ㄧ件浩大的工程,讓我越來越佩服雲門的技術人員,所以一場好的演出真是要慕前幕後都很厲害才行,所以大家在看到幕前精彩演出同時,也不要忘記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他們更是值得喝采的ㄧ群!
老實說舞團並不是我熟悉的一塊領域,但那天聽到的許多秘辛也算開了"耳"界,例如舞團跟樂團的合作,當樂團拉錯段或節奏忽快忽慢時,舞者只能自求多福瞎掰;竹夢與行草的舞台布景如何製作出來等等.....,都讓我覺得比看舞要有趣多了。我那天覺得老師提的ㄧ個想法很棒,就是"自覺的藝術形式欣賞",其實看不懂有什麼關係,舞蹈本身就很難敘事,它們等待觀者賦予意義,這本來就是一種溝通的過程,沒有所謂對錯。對我來說,觀賞表演藝術本身獲得就是一種體驗,那樣珍貴的體驗是自己所保有,當然對表演者本身也是,這是觀賞表演藝術最可貴與迷人的地方,也是我如此喜愛它的原因吧!
[問題探討]
舞者流動率高&珍貴道具與作品的保存&學校藝文推廣的重要性
原來舞者跟劇團演員一樣是屬於流動率高的一群,但舞者的發展似乎比劇團演員更好,原因在於東方舞者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優勢(本身保有東方與西方的元素),這是西方舞者所沒有,舉凡太極、武術、京劇等,能夠融入舞蹈中的東方元素是西方很陌生的一塊,偏偏西方又很迷戀東方,所以台灣素質好的舞者在國外通常有非常好的發展,據老師的說法,可以享受非常好福利媲美公務員上下班制。在國外,舞者只需要時間到出現、專人畫好妝、上台、演出完畢專人卸妝、回家休息、每月領薪水,聽的人人都想出國當職業舞者了!相較之下,台灣對藝術工作者的保障幾乎等於零,我們沒有所謂的工會,更沒有福利可言,所以台灣舞者選擇出國;那小劇場演員呢?大概只能憑著滿腔熱血在艱困的環境下堅持自己的工作吧?一但熱情消磨殆盡只好黯然退出舞台,這大概是台灣小劇場演員的悲哀了~(以上僅就我熟悉的小劇場演員做比較)
另外講到道具與作品的保存,這個問題我想到最後還是無解,誠如老師所說的,這些舞台上的東西我們都曾經賦予它許多意義,是因為我們有許多感情投注其中,但對於一個外人來說,ㄧ張道具椅子它或許就是椅子,再也沒有其他了,道具會因時間過去損壞折舊,保存本身不易。這次之所以會探討到這個問題,是因為紅樓夢這次演出所使用的服裝與道具都已經有快20年的歷史,除了服裝會破損與退色的問題外,道具用的紅傘也已損壞,且找不到可以做那把紅傘的美濃師傅了(技術已經失傳)。對我們觀者來說,紅樓夢的服裝是出自名家設計,用精緻的手工製成,如果演出完畢就此封箱實在有些可惜,這當然是對我們這種學藝術的人來講,別人可不一定這麼想。且要保存這些道具一定要花費金錢與人力,不一定是表演藝術團體所能負擔,所以當大家開始出搜主意搞不好可以成立一個小小的展示館之類,我的直覺就不太可行,因為要牽涉的層面太廣,一來表演藝術團體的本業就是表演,這也是他們要賣的主要產品,如果又另成立展覽館,這是不是要牽扯到多角化經營風險的部份;二來表演藝術團體通常不太可能有多餘的經費與人力處理類似展覽館這樣的業務,這已經牽扯到博物館的部份,也不是表演藝術團體應該多花力氣涉足的領域(當然如果有人合作又另當別論)。我記得幾年前果陀劇場就和新光三越合作展出它歷年來出名的作品,展出期間有相關演出的影片欣賞,真吸引了不少人(我是其中之ㄧ),現場也販售了歷年演出的節目單,展場並有大圖輸出的演員劇照和介紹,這種作品回顧的模式還蠻新奇的,且是與百貨公司合作,或許未來表演藝術團體的演出回顧可以用這種方式也說不定(不過名氣可能要夠大)。至於效益如何,有沒有造成雙贏倒是要好好研究一下,畢竟是一種創意,也可以參考,不然表演藝術團體還是安分的做好自己的表演吧~
即使是像雲門這樣知名的表演藝術團體也不否認票是越來越難賣,除了海報、DM、電台這些基本功的宣傳,有一塊領域是他們近幾年關注,也就是”深入校園”作藝文推廣,當學生們看到實際的表演解說往往能提高興趣,進而暸解也就會接觸該方面的表演藝術,對票房當然是一種刺激。學生的確是表演藝術觀眾的大宗,對小劇場也是,大開之前也做過校園巡迴的表演,獲得的迴響頗大。以後表演藝術團體應多關注校園巡演與示範教學的演出機會,藉以累積學生票房。但在所有的宣傳背後不要忘記了,製作品質良好的表演才能累積好口碑,獲得廣大支持,行銷不是為了賣票而賣票,也要對觀眾負責,對我來說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tlechien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